药物减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为什么肠道容易长息肉肠内若有息肉,身 [复制链接]

1#
北京湿疹专治医院 http://m.39.net/pf/a_8814564.html

今年刚满50岁的李女士,身体一直不错,以往每年的体检结果显示,身体的各项指标均正常。

今年的2月份,单位又开始组织常规体检,不同于以往的是,今年的体检项目多了一项“肠镜检查”。

身边的朋友告诉李女士,做“胃肠镜检查”很难受的,身体挺好的,就别做了。

李女士一时间有点紧张,有些犹豫,搞不明白我身体一直很好,到底有没有做“肠镜检查”的必要,如果没有必要,就不去受这个罪了。

于是,医院的消化科门诊,希望得到专业医生的帮助。

医生告诉李女士,通过“肠镜检查”能够非常直观地看到体内肠粘膜的细微变化,还可以发现肠息肉,小的肠息肉可以在肠镜下即刻清除掉,肠息肉属于肠内的一种病变,长期存在可能发展成为肠癌。

因此,还是建议50岁以上的人群能够进行一次肠镜检查,了解一下自己肠内情况,看看有没有肠息肉存在,防患于未然,这是便常规、腹部超声等检查不能替代的。

医生的一番讲解,李女士了解到“肠镜检查”的重要性,下定决心一定要完成常规的肠镜体检。但是依然很困惑,肠息肉到底是怎么样的一种疾病?肠道里为什么会长息肉呢?

我现在什么消化道的不适症状都没有,这种情况下,也会有肠息肉存在吗?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疑惑,做肠镜到底有多么地痛苦?医生为李女士逐一做了详细地解答。

一、肠息肉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疾病呢?

其实,肠息肉是在肠道粘膜上长出的一种赘生物,这种物质通常是高出于粘膜的,并且向肠腔内突出生长。

检查发现肠息肉后,根据镜下情况应该及时进行息肉的清除治疗,之后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操作便是进行肠息肉的病理检查,明确肠息肉的病理性质。

不同的病理类型的肠息肉未来发展情况是不一样的,通常分为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三种情况。

其中,炎性息肉属于粘膜组织的慢性炎症,在肠道粘膜组织受损伤后,肉芽组织增生而形成的一种肿物,这是一种假性息肉,在炎症治愈后可自行消失;

但腺瘤性息肉不同于炎性息肉,这种息肉的发生多与遗传因素有关,被认为是肠癌的癌前病变,息肉在肠道内存在时间越长,癌变的风险越高。

因为,肠息肉发生可能出现癌症这一严重后果,因此肠息肉的常规检查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并且,这个疾病在临床上的发病率比较高,以直肠息肉、结肠息肉最为常见,这与肠道的特殊生理功能密切相关。

二、为什么肠道容易长息肉?

我们都知道,肠道是人体的消化器官,食物的消化及营养的吸收主要在小肠完成,之后的食物残渣进入大肠,进行残渣内水液的再次吸收,完成食物残渣的浓缩过程,最终形成粪便,通过直肠经肛门排除体外。

一日三餐,肠道无时无刻不在工作运转。

同时,因为粪便在肠道内长期的留存,也在反复刺激着肠道粘膜,对肠息肉的发生有着促进作用。

此外,统计数据表明息肉更常见于老年人群中,考虑伴随着人年龄的增长,机体机能会逐渐衰退,相应的免疫功能也会逐渐降低,息肉的发生率也会随之逐渐上升,这个结论已经由国外的研究得以证明,尤其是多发息肉的发生几率要高于单发息肉。

另外,不得不提起的肠道内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便是肠道菌群。

人体肠道内有10万亿个细菌与人类共同存在,这些微生物不仅数量庞大,而且种类繁多,他们在肠道内按最优比例完成组合,不同的菌种之间互相制约、互相依存,达到一种生态平衡的状态,在维持人体健康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研究已经表明,肠道内微生物的存在具有抗糖尿病、抗肥胖、抗炎、抗肿瘤、抗变态反应等作用,能够影响机体的消化能力,影响机体抵御外来感染的能力,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同样与肠道菌群密切相关,还能控制人体对癌症治疗药物的反应。

肠道菌群在肠息肉的发生过程中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肠道内菌群一旦失调,有益菌群数量减少,有害菌群数量增多,对外界抗原刺激的敏感性升高。

目前已经完成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种类是否丰富、多样性是否足够高、及其代谢产物如何,均与结肠息肉的发生密切相关,尤其是与能够致癌且癌变率较高的腺瘤性息肉发生紧密相连。

除此之外,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比如合并高脂血症、糖尿病的患者,因为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等内分泌因素的影响,可以直接刺激结肠细胞生长,且还可通过调控促生长因子,促进细胞增殖,抑制凋亡等,为息肉的生长提供营养基础,促进肠息肉的发生发展。

如此,在上述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下,肠道细胞克隆增殖、分化及凋亡平衡失调,导致肠道容易长息肉。

还需要男性注意的一点,无论是单发还是多发息肉,在男性患者中的检出率均高于女性,可能与男性患者吸烟、饮酒、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相关。

三、肠道内一旦有息肉发生,身体会有什么症状呢?

一般情况下,肠息肉基本不会引起临床症状,并不存在显著的特异性表现,尤其在息肉刚刚发生,还很小的情况下。

因此,常规肠镜检查能够在息肉的发现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也正是因为息肉太小,不容易发现,在肠镜操作过程中,应该重点注意有无微小息肉的存在,防止遗漏。

但是,息肉一旦出现体积增大、表面糜烂或溃疡形成、息肉癌变、有蒂过长、息肉距离肛门过近等变化,均会引起机体的不适症状出现。

其中,以腹泻、便血为主的排便异常症状最为多见。

腹泻患者表现为出现排便次数增多,有时会有黏液便、粘液脓血便,考虑肠道内感染;还有可能表现为便血,多呈鲜红色或者暗红色,或者正常体检时潜血实验阳性,一般出血量不大,黏附于粪便的表面。

四、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样才能避免肠道息肉呢?

肠息肉的发生,受到遗传、基因、年龄、性别和种族等不可控因素的影响,饮食因素、生活习惯在肠息肉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调整饮食习惯、改变生活习惯避免肠息肉的发生。

研究表明,吸烟、饮酒、高脂高蛋白饮食、喜食红肉等不良生活、饮食习惯会增加结直肠息肉的发生风险,生活中戒烟戒酒、低脂低蛋白饮食能够帮助避免肠息肉的发生;肥胖人群同样属于肠息肉的高发人群,积极减肥、控制体重、维持健康的BMI水平,对于避免肠息肉发生有积极意义。

另外,我们可以注重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增加体力活动,注重益生菌的补充,维持肠道微生态的平衡,同样能够帮助避免肠息肉的发生,降低肠息肉的发生风险。

五、肠镜检查很重要,那么这个检查到底痛不痛苦呢?

肠镜是一类用于肠道疾病检查的医学仪器,最基本的配置之一便是一条细长可弯曲的带有微型电子显微镜的纤维软管,肠镜通过肛门进入肠道,能够让医生非常直观地观察到肠道内部的情况。

有普通肠镜检查、无痛肠镜检查。

无痛肠镜检查,最大的优势是实现了病人能够在无痛的状态下完成检查和治疗过程,能够缓解患者对肠镜的恐惧心理,提高病人的耐受性;普通肠镜检查过程中存在不舒服的感受是必然存在的,但是也绝对在大家承受范围之内。

检查时的感受与患者的心态和体型、肠道形态以及医生操作的熟练程度等因素密切相关。两种检查都是利弊共存的。

无痛肠镜虽然提高了检查的舒适度,但是检查前需进行全身麻醉,存在麻醉后产生副作用的风险。

普通肠镜则与之相反,舒适度相对较低,但不存在麻醉后副作用风险。

患者能够通过以下几点,最大程度地提高普通肠镜的舒适度:

1.保持良好的心情,调整好情绪,对于肠镜检查不要有过多的心理压力,有任何关于检查的疑问及时与医生沟通;

2.操作过程中,医生需要向肠腔里打气把肠腔充起来,以利于观察,因此您会感到腹部鼓胀或有便意。一旦有排气的感觉不要刻意控制,直接排气即可;

3.检查过程中也可能出现疼痛等不适,这个时候不要紧张,要将身体的不适症状及时告诉医生,操作医生能够根据具体情况做出调整;

4.肠镜检查会有气体的注入,所以刚做完肠镜依然会有腹胀不适的感觉,可通过轻揉腹部或轻微活动,促进排气,腹胀会渐渐消失;

5.取了活检后要适当休息,不要剧烈运动,不要食用刺激性的食物,不要饮酒。

关于肠镜检查中李女士的所有疑虑,基本得到了详细地解释,相信对于其他人而言,也能够了解到肠镜检查的重要性;尤其是50岁以上人群,对于有肠道癌症家族史的人群,肠镜的检查可以提前到40岁,这对于及时发现肠息肉,预防肠息肉的进展,防止肠癌发生,至关重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