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减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解读糖尿病和饮食的关系 [复制链接]

1#

当今社会,糖尿病已经成为大家不再陌生的慢性病。

根据新版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DF)地图数据显示,过去的10年间(年~年),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由万增加至1亿万,增幅达56%,其中约万名患者并不知晓自己已经患病,此比例高达51.7%。

在人们的以往印象中,仿佛只有中老年人容易得糖尿病。但研究显示,过去20年间,我国15岁以下童发病率增加了近4倍。多在35-40岁之后发病的2型糖尿病也逐渐在青少年中产生。

由此可见,糖尿病早已不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如果得不到有效治疗,可引起身体多系统的损害,甚危及命。

很多人听到糖尿病都会觉得恐慌,关于糖尿病的相关问题,大家也可能有非常多的疑问,比如:到底什么是糖尿病?哪些人容易得糖尿病?又该如何预防?今天我们通过这篇文章一起详细看看。

什么是糖尿病?

首先我们简单了解下糖尿病,这是由遗传、环境、行为等多因素相互作用,引发胰岛素的分泌缺陷的疾病,临床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常见症状有多饮、多尿、多食以及消瘦等。

糖尿病包括1型、2型、特殊类型以及妊娠糖尿病。其中1型和2型,是生活中常见的糖尿病类型。1型糖尿病的病因主要与免疫系统有关,常在幼年和青少年阶段发病。发病机制主要为胰岛B细胞破坏,引起胰岛素的绝对缺乏,从而导致高血糖形成糖尿病。

2型糖尿病在生活中更为常见,病因包括胰岛素抵抗、胰岛素进行性分泌不足或两者兼有,同时受不良生活饮食习惯、肥胖、遗传等因素的影响较大。

不管是哪种类型的糖尿病,都不需要“闻风色变”,一般情况下,1型糖尿病患者遵医嘱,按时按量注射胰岛素就可控制病情。2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B细胞功能并没有衰竭,虽然无法根治,但通过建立良好生活方式,达到运动饮食的平衡,不吃药或者口服药能维持血糖的长期稳定,使病情不再发展。

目前,糖尿病已经成为最困扰中国人的慢性病之一,虽然现代医学还未对糖尿病研究得十分透彻,但以下几类人是各国医学专家公认的易患糖尿病高危人群。

糖尿病“偏爱”哪些人?这4类需要小心

很多人会有一个误区:是不是糖吃多了,才得了糖尿病?吃过量的血糖生成指数(GI)较高、升血糖很快的一些食物,确实有增加糖尿病的风险。但引发糖尿病有很多种情况,以下几类人都需要注意。

如果家中有直系亲属患有糖尿病,那你需要留意了,糖尿病会有遗传倾向。由于家人之间的饮食也很同步,不健康的习惯容易互相影响。所以需要定期检查身体。

近些年大家越来越重视肥胖对身体的危害,除了影响美观,这也是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因为我们身体自带的胰岛受体数量是相对固定的,当肥胖人群体内的脂肪细胞过多,会导致胰岛素对血糖敏感度降低,容易出现胰岛素抵抗引发糖尿病的发生。

很多人不爱运动,白天上班对着电脑坐一天,一有点时间就喜欢宅在家里,躺着玩游戏,却不知这种习惯也在悄悄影响着你的身体。

运动量太小,吃进去的能量消耗不完,就会转化成脂肪,肌肉细胞中的胰岛素受体对葡萄糖反应不敏感,血糖也容易上升。要知道久坐伤身,随时起来动一动,让身体也能随时保持活力。

除了以上几点外,最容易被我们忽视的一种情况,却是每天我们都在做的,就是饮食不健康。

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下馆子、点外卖成了很多人吃饭的首选,各种各样的美食,重口味的调料,做法繁多的大鱼大肉,满足了口腹之欲,但却在不自觉中摄入了过量的高油高糖高脂。

主食的精细化也让小麦、大米等谷物,在加工过程中损失很多膳食纤维,加工越精细,损失也就越高,不知不觉中加快我们升血糖的速度。

这也就是为什么糖尿病越来越年轻化,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在无形中损害了我们的身体健康,由于糖尿病在发病初期,症状并不明显,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患病了。

就现在的医学水平,确实没有根治糖尿病的手段,也就是大家所耳闻的“一朝得病,终身治疗“。但却不用过分恐慌,做好正确的预防,让糖尿病远离我们我们的生活。

七个饮食好习惯,帮你控制好血糖

大量研究表明,合理饮食、建立良好饮食习惯,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控制住血糖。不管是前期的预防,还是患病后的控制,都能有明显的效果。

一、热量少一些。

我们每天都会吃很多不同种类的食物,虽然单一食物拿出来热量不算高,但加在一起的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总热量,可能已经偏高。热量过高身体无法消耗,会增加血糖升高的风险。

所以我们在日常饮食中,可以多用粗粮代替大米白面,适量降低热量的摄入,让每天的总热量能够在合理范围。

二、计划全一些。

面对可口的饭菜,有些人会不由自主吃了很多,突然的暴饮暴食会让血糖出现大范围的波动。所以我们需要全面了解自己的身体,根据自身情况计划饮食。

如果一顿饭比计划中多吃了一些,那下一顿就控制一些,让每天的摄入量基本保持一致,有计划的饮食,既能保证身体的健康,也能让体态变得轻盈。

三、变化多一些。

每种食物所提供的营养成分有所不同,在安排饮食的时候,不要总吃自己想吃的食物,时间长了营养物质会有所欠缺。

影响血糖最大的营养物质依次为: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稳定血糖缺一不可,我们可根据时节的不同,变化不同种类的食物,保证身体营养物质的摄入。

中国的美食那么多,总得要都尝尝啊。

四、偶尔可以懒一些。

有些朋友在了解了糖尿病的严重性后,严格要求自己的饮食,甜食一律不碰,外卖一顿不吃,其实没有这个必要啊。

如果你有非常喜欢的美食,偶尔吃一下是可以的,不用过于教条,将原本喜欢的饮食彻底否定,心情不好也是会影响我们的健康。

五、搭配杂一些。

很多人怕肉类的脂肪高,就不敢吃了;怕水果甜,也不敢尝了。其实这样是不对的,不同食物营养成分不同。只要没有病理的忌口要求,做到营养的全面和均衡,才能保持身体的健康。

在主食上,多吃些粗粮;肉类上,尽量吃瘦肉,皮上脂肪含量高,就不要吃了;适量的蛋白质、大量蔬菜也需要安排上,饮食搭配合理,餐后血糖的峰值可以降低,并且较大的血糖波动不会出现。

(以上内容参考资料:张菱,邹焰,赵志刚等.2型糖尿病年轻化相关危险因素调查[J].中国误诊学杂志,)

六、贪嘴戒一些。

虽然每种食物都可以吃一些,但对于非常喜欢但却没有益处的食物,还是要学会控制。

外卖经常会点的炸鸡、烧烤、蛋糕等,含有丰富的饱和脂肪酸,它所包含的热量和脂肪是非常高的,大量摄入会导致肥胖,引起血糖的升高。年轻人爱喝的奶茶、饮料也要少喝,含糖量非常高。

嘴上戒一点,健康多一点。

七、三餐吃一些。

有些女生为了减肥,控制体重,经常会不吃饭,饿急了又突然吃一顿,这样的饮食习惯,会让我们的血糖、胰岛素出现非常大的波动。

所以我们要保证每餐都吃饭,而且尽量选择每天的同一时间,油盐少一点,合理搭配饮食,并不会让身体发胖。(以上内容参考资料:马珊珊.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管理量表的编制.苏州大学)

也许这些饮食习惯和你目前的并不相同,但我们要学会一点一点改变,让身体接受良好的饮食方式,当身体建立了健康的模式,不仅能对疾病进行预防,也能让身体保持活力。

延伸阅读:做好以下几点,也能帮助控制血糖

除了饮食上的好习惯外,多运动也能达到运动控糖的效果。研究表明,规律运动8周以上,可将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降低0.66%。

很多人对于运动坚持不下来,其实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安排一些有氧运动,比如快走、羽毛球、舞蹈、游泳等,每天运动30分钟以上,既锻炼了身体,也不会觉得很难坚持。

如果你目前是肥胖,可以通过控制饮食、坚持运动的科学方式,将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降低体重后,能够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帮助控制血糖。

喝酒是很多人日常生活里必不可少的,但空腹喝酒可以诱发低血糖,过量饮酒(女性超过50g,男性超过60g酒精),也会使人们发生糖尿病的风险升高。所以为了自己的健康着想,尽量少喝酒,不得不喝的时候,也要严格限量。

根据研究表明,戒烟患者的心脑血管疾病相比吸烟的糖尿病患者,风险下降了44%,肾病发病风险降低了30%。香烟中含有的有害物质尼古丁,会损失血管,对于已经患病的糖尿病人而言,会加重本身已经损伤的血管壁。并且,会引发更多的糖尿病并发症,严重危害身体健康。

虽然戒烟对于老烟民来说非常困难,但身体的损伤却是不可逆的,下定决心,通过转移注意力或者戒烟药物,帮助自己戒烟才是正确的选择。

文章最后:

虽然糖尿病目前无法治愈,但它并不可怕。只要病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糖尿病患者也可以和普通人一样生活、工作。

首先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合理,荤素搭配,营养均衡,再加上适当的运动,就能让身体维持在一个健康的水平。

其次,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不管何种状态,都应该保持豁达乐观的心态,悲观消极不仅会让人情绪低迷,时间长了也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

最后,定期体检。明确自身健康状态,在做好预防的同时注意筛查,这样能够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

参考文献:

-12-06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全球糖尿病地图》

张菱,邹焰,赵志刚等.2型糖尿病年轻化相关危险因素调查[J].中国误诊学杂志,

张树光;严杰;孙玉娇;孟凡嫣;陈璇.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饮食行为及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华护理杂志,

马珊珊.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管理量表的编制.苏州大学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